查看原文
其他

去ICU送饭时,我偷偷拍了一张孩子小小的身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果壳病人 Author Fish


小鸡是我们家二宝,都说二宝好养,小鸡就是这样的贴心宝贝:5个月大就配合我完成了睡眠训练,从此以后我们两个人都是一间房、两张床,一夜安眠到天亮。除了睡眠好,小鸡的饭量也很大,她看着就是个胖乎乎喜滋滋的福娃宝宝。


幼儿园是宝贝们免疫系统的试炼基地,这里的病原种类多、战斗力强,自从姐姐上了幼儿园,不生病的小鸡也偶尔打喷嚏、流鼻涕了,但凭着结实的身体总能很快康复。


小鸡的生活自理能力异常强大,2岁基本可以自己穿衣铺床了,我们认为她完全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于是2岁半时小鸡就背着小书包光荣入园了。



轻视的 “感冒”变成大危机


不料入园一个月后,小鸡从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一路升级到了发高烧,只好被接回家静养。我已经陪姐姐与发烧做斗争无数次,算得上经验丰富,所以对小鸡的这次生病也按经验处理了,全然没有什么慌乱。   

 

回家后的第三天,晚上临睡前小鸡又烧了起来,其他症状没有加重的迹象,量完体温后我给她喂了退烧药就放她到小床上,她很快就睡着了。我估摸一觉睡醒温度就该慢慢降下来了。天刚亮的时候,我听见小鸡急促的呼吸声,发现她胸廓起伏也较平时明显增大,摸了摸额头果然很烫手。病程超出我的预期,必须去医院看看了。


我和孩子外公一起把小鸡带到了家附近的私立医院,这里有一位我们比较熟悉的医生。小鸡很喜欢这位和蔼可亲、给过她棒棒糖的医生,称她为“好医生”。医生看了体温单,询问了病情后就让我掀开小鸡的上衣,露出胸腹部。仅看一眼医生的神情就变了,立即叫护士拿来了血氧仪。


测完血氧以后医生跟我说:“小朋友出现了典型的‘三凹征’。”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医生说:“三凹就是吸气的时候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和肋间隙出现凹陷,是由于上呼吸道阻塞造成的吸气困难的表现,小朋友的血氧已经在90%左右,需要尽快对症处理了。”


作为两个宝贝的妈妈,我也算经验丰富,但新困难还是层出不穷,此时我只能问医生应该怎么办。医生说小朋友已经出现了喘息,不及时处理会缺氧,要尽快去附近的三甲医院。我一下子慌神了,赶快带着小朋友去了当地最大的三甲医院。



惊险的儿科VIP体验


儿科门诊没有淡旺季这一说,永远是人潮汹涌、人山人海。我一边困难地挤进人群一边呼唤着:“护士!护士!”护士以为我是插队的家长:“等着喊号。”我急忙说孩子是转诊过来的,烧得厉害。护士拿出体温计,这一量小鸡“争气”地烧到了40度,属于紧急事件范畴了。


护士立即说“你跟我来”,于是护士走在前面,我亦步亦趋地抱着小鸡尾随其后,穿过一群表情复杂的患儿家属(对不住啦,谢谢你们),直接抵达医生诊室。见到医生我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感觉找到救星了。我跟医生讲述了小鸡的“三凹”表现,医生的神情也严肃起来。再次查看了小鸡的胸腹部后,医生对助理只说了一句话:“快带他们去住院部办住院。”


我自觉经历过姐姐的历练后也算见多识广了,可这一下还是慌了,但又有小小的窃喜:平时想进这里的住院部可是要排长队的,现在我们不用挂号排队走流程,等于是享受VIP服务啦……


我抱着小鸡屁颠屁颠跟着护士来到了儿科住院部。在这里我跟着住院医生第三次观察学习了小鸡的“三凹”症状。查体结束,接诊医生跟其他几个医生小声讨论了一会儿,又打了几个电话,随后示意我跟他走。我以为终于要进病房了,屁颠屁颠跟着医生走到两扇金属双开门前。


跟电视里一样,门后威风凛凛地鱼贯而出一组白大褂,从头武装到脚那种。领头的是个看起来很干练的医生,她问我:“你是幼儿直系家属吗?”我本能地点点头。她又说:“孩子已经表现出了呼吸困难,血氧90%都不到,再这样下去会……”她说了一堆吓人的术语,因为太害怕、太出乎意料我已经不记得具体的专业名词了,后来我理解的应该就是昏迷、器官衰竭甚至可能“撒有那拉”之类的话。


这时候我才看到金属门上面的标识:儿科重症监护(PICU)。然后我整个人瞬间进入了应激状态——弱化一切个人情绪,将所有的智力和精力都集中在听取和应对医生的话语上。医生说:“针对孩子的病情普通病房条件不足,进ICU能得到更及时更充分的治疗,但ICU家人是不能陪护的,只能孩子自己进去,你尽快考虑一下。”


我看了一下小鸡,她还只是个宝宝啊,但是她整个人已经耷拉了下来,完全蔫儿在了阿公的肩膀上,因为喘息整个背部在大幅度地起伏。我立刻转头跟医生说:“好的,我们进ICU。”医生随即朝后面其他护士和医生点了点头,然后跟我交代了病情须知,也是很吓人的话,我只记得必要的时候可能要插管。


回想起来,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力量,我竟然能直立在那里跟医生沟通完全程。在医生接过小鸡之前,我强忍着眼泪把小鸡抱到了一边,对她说:“妈妈要告诉你一件事情,你生病了,而且这次有点不同,是妈妈不会医的那种。那边有几位叔叔阿姨,跟学校的老师一样是来帮助你的,除了照顾你吃饭和睡觉之外,还会治好你的病。你就跟着这几位老师一起,吃几顿饭,睡几个午觉,好了以后就可以跟妈妈回家了。你不用害怕,他们都是妈妈的朋友,你很快就会和他们熟悉起来的。”


小鸡有点疑惑又有点想哭,但她太累太不舒服了,乖乖被医生阿姨抱进了ICU。直到大门关上以后,才听到她在里面嚎啕的哭声,我也忍不住流了两行辛酸泪。


这时候,我才想起来给老公打电话告诉他小鸡被送进ICU了。随后我回家拿了几个绘本和一只蓝眼小猫玩偶,请护士拿给了小鸡。


小鸡在ICU里住了3天,听护士说后面她没有再哭过,饿了会跟医生说要吃饭饭,吸氧的时候会翻着绘本看,困了就揪着小猫的脚入睡。有一次去送饭,我偷偷拍了一张小鸡小小的身影。


孩子小小的身影丨作者供图


第三天下午,医生说小鸡的喘息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转诊到普通病房继续输液和雾化治疗。老公和我妈妈都激动地站了起来,不一会儿小鸡被护士抱了出来,她一下就钻到了阿婆的怀里,头使劲地往阿婆肩膀上拱啊拱,拱完就蹿下地高兴地转着圈圈跳起舞来。 


小鸡的喘息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丨作者供图


普通病房治疗5天以后我们终于胜利出院,出院单上诊断那里写着:喘息性肺炎。


医生叮嘱我们,平时尽量不要感冒,如果一年内喘息反复发作达到三次或以上,就可以被定性为哮喘了。



漫长的斗争还在继续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出院后小鸡时常咳嗽,每晚入睡前症状加重,后面又相继出现两次“感冒-发烧-喘息”的循环。第三次时医生严肃地告诉我,小鸡已经可以诊断为儿童哮喘,之后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并定期复查进行肺功能测试。幸运的是只要规范用药,病情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不再发作。


于是我们进入了漫长的控制期,早晚各做一次雾化,临睡前还有一颗口服药。


在这场一直未能平息的风暴中,老公格外淡定,对于科学用药他很支持,同时反复强调:“不要害怕,怕是没有用的,除了用药,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于是规范用药的同时,我们坚持不懈地带小鸡游泳(非急性发作期)、积极参加各种日常锻炼。


姐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最大的功臣,毕竟玩闹的时候在后面追妹妹的是她,带着妹妹骑车的是她,陪着妹妹滑滑板的也是她。


终于我们的坚持有了成效,定期的肺功能测试,从头两年反反复复的小气道中重度堵塞,到了去年底的肺功能基本正常,小鸡的哮喘再也没有复发过。


当然,我们现在还在规范用药中,但药量已经从开始时的两次雾化+一粒口服药,减到了现在的每天一次雾化或储雾罐用药。胜利在望!


最后,苦口婆心地跟大家长话短说几点:


1、孩子生病时如果呼吸急促,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喘息,有的话及时送医不要拖;


2、孩子长期干咳尤其睡前加剧,要高度怀疑咳嗽变异型哮喘,不要按普通感冒处理,应去医院检查后规范用药;


3、哮喘控制期不要见好就收自行停药;


4、坚持锻炼身体。



医生点评


李正莉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主治医师


儿童喘息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症状,34%的儿童3周岁前至少喘息1次,50%的儿童6周岁前经历过喘息发作。儿童喘息的主要表现为呼吸时出现哮鸣音,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缺氧、呼吸困难,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遇到儿童喘息发作时,家长要及时带患儿到医院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引起儿童喘息的病因较多,除了大家知道的儿童哮喘以外,其他原因还包括先天性气道及血管结构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异物吸入、胃食管反流、吞咽功能障碍等,不仅仅是呼吸系统问题,还可能涉及其他系统疾病,因此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别。


 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症状上不限于喘息,还可以表现为慢性咳嗽、气促、胸闷。诱因有很多,如病毒等病原的感染、接触过敏原、剧烈运动、大笑、哭闹及气候变化等;


②多数儿童都伴有湿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或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家族史;


③典型的哮喘呼气时有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可能没有异常呼吸音,重症哮喘发作时甚至可能由于气道阻塞严重而导致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④肺功能随时间变化可不同,需要定期监测,如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影响成年后的肺功能。


家长怀疑儿童哮喘可能时,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一旦确诊需要积极治疗,并且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


治疗主要包括2个阶段:


①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

②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遵循"评估-调整治疗-监测"的管理循环,直至停药观察。


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吸入或全身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口服孟鲁司特以及抗组胺药物等。存在低氧血症时要给予吸氧支持治疗,甚至是文章提到的呼吸机辅助支持治疗,若不能及时救治可有生命危险。


对于患儿来说,治疗的依从性也决定了治疗效果。因此,要鼓励患儿及家属坚持每日定时测量肺功能呼气峰流量(PEF)、监测病情变化、记录哮喘日记。要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如咳嗽、气促、胸闷等,一旦出现应及时使用应急药物以减轻哮喘发作症状。同时也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反复感染导致的哮喘发作。


总体来说,儿童哮喘是可以控制、治疗的一种慢性气道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只要医生和父母抱有信心、耐心和细心,就可以让孩子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征稿启事


我们新开设了一个“父母真实故事”专栏,由父母记录下育儿过程和孩子成长中的真实经历和感悟。如果您有类似的故事,也欢迎给我们投稿:Kids@guokr.com


 稿件要求 

1.故事类稿件,请务必在标题标明“故事投稿”;

2.请确保体裁为故事,暂不接受诗歌、散文等投稿;

3.字数不少于2000字,必须为投稿者原创,不得有抄袭、洗稿等行为,此前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布;

4.故事内容真实诚恳,在叙述成长故事之余,能给读者以感悟或启迪,需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果壳童学馆倡导的科学育儿价值观;

5.投稿发出后,无论采用与否,我们会在一个月之内给您回复;

6.稿件一经采用,将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稿酬。


 参考文章 

除本篇外,还可参考以下几篇文章:




作者丨Fish

编辑丨白吉、黎小球

文章来源丨果壳病人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